数据表明,2023年旅游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达到了1.7万亿美元,相较于去年的1.5万亿美元有了显著提升,但与疫情前的2.8万亿美元相比仍有所差距;同年国际旅游收入超过6700亿美元,较上年呈增长态势,但仍未达到2019年水平的一半。
报告显示,由于入境限制、疫苗接种率及旅游信心等因素的差异,各目的地旅游业复苏的步伐缓慢而不平衡。
2023年增长最快的市场是亚洲和非洲,国际游客人次分别同比增长了15%和12%,而亚太地区国际游客人次则下降最多,同比降幅达到70%,相比之下,疫情前下降了80%。
报告指出,近期疫情的新一轮暴发导致一些国家恢复实施旅行限制,进一步延缓了旅游业复苏的步伐。
油价飙升、通货膨胀、利率上升及供应链中断等因素也为国际旅游业复苏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在拥有庞大国内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将继续助力行业复苏。近郊游和亲近自然的户外游、乡村游将成为推动旅游业复苏的重要力量。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表示,欧美等市场复苏、实施大规模疫苗接种及解除旅行限制有助于提振人们的旅行信心,推动国际旅游业的复苏。
预计2023年国际游客人次将增长10%至15%,但仍比疫情前同期水平低5%至6%。
近年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和民众对旅游热情的提升,旅游业得到了稳步恢复。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旅游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入境限制仍然是制约国际旅游复苏的主要障碍之一。许多国家的边境依然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这不仅限制了游客的出行,也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各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旅游业有序开放。
其次,疫苗接种率和普及度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大规模疫苗接种的推进,民众的安全感和信心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国际旅游业务的恢复。然而,部分地区疫苗接种率较低,这给旅游业复苏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应加大对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接种意愿。
再者,旅游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众多参与主体中脱颖而出成为各大旅游企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创新营销策略、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产品等将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因素。
最后,全球环境问题也给旅游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环保,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后世留下绿水青山。
总之,2023年,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旅游业要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
一要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旅游业有序开放。政府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入境政策,简化签证手续,提升通关效率,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要提高疫苗接种率,强化疫情防控力度。加大疫苗接种宣传,提高民众接种意愿,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确保游客生命安全。
三要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企业转型发展。鼓励企业创新营销策略,开拓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产品。
四要注重环保,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出行,提倡节能减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后世留下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