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全力以赴地提升公司官网的用户留存率,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工作就是围绕“如何优化公司官网体验”这一重要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和改进,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优化官网无疑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的任务。笔者针对不同类型的B端官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体来说,大多数官网都给人一种平淡无奇的感官体验,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一、明确目的和行为准则
在着手做任何事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这件事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个目的的行为准则。这是为了让我们的方案更加实用,更具可操作性。每个企业的目标都不尽相同,有的为了展示产品,有的为了树立品牌口碑。不同的目标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比如我们公司是为了表达产品价值而吸引客户。所谓的产品价值,其范围可以是广可以窄,关键在于用户对产品的理解程度。如果用户连了解的欲望都没有,那么必然会导致流失。因此,在塑造价值的过程中,行为准则就变得尤为重要,它保证了我们不偏离既定目标。在此,笔者借鉴了销售中常用的FB法则(Featre、dvantage和Benefit):特点(Featre):即自己的产品有哪些特点和属性;优势(dvantage):即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区别;好处(Benefit):即给客户能带来的利益。利用FB法则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及能够给客户带来的好处结合起来,更好地践行官网优化过程中的行为准则。
二、内容决定价值
对于企业官网来说,它是一个面向众多用户的过程,一个产品面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用户会产生的化学反应。当用户进入官网时,内容要承载着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价值表达的纽带,因此内容要多但不能冗杂,要精炼但不失细节。
每个官网都有自己的表达诉求,但总览不同类型产品的官网,大多数会选择在八个屏幕以内控制内容。尽管原因尚无定论,但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包括浏览时间限制、鼠标/手机滑动频率限制、内容过多无法理解核心表达、企业产品介绍的层次感、用户浏览习惯等。
在这八屏内所能展现的内容都是有限的,需要通过概括的内容表达实质化的价值,吸引用户深入探究具体的产品特质。目前看来,视频是成本较高但效果最好的一种形式,但由于成本和制作周期限制,许多人选择放弃这种方式。文字和图片的搭配恰巧是最合适的选择,小游戏则主要用于特定行业的特定内容展现。
例如,合理利用每一个模块的内容,才能有效地吸引并留住用户。
三、初次见面
对于每个人来说,第一印象确实很重要。官网也不例外,见面的第一眼认知直接决定用户是否对您有所记忆或好感。
从多个官网中可以看出,大家都非常重视“初次见面”这一环节,强调产品本身的内容。例如网易云的大数据管理和企业数字化业务中台服务,以及TPD的一站式敏捷研发协作云平台。
这种直接了当的介绍方式在最快节奏的环境下最为合适,但不同的模块可以有更好的展现效果。如TPD文案描述:“凝聚腾讯研发方法及敏捷实践精髓……”可见其用心良苦。
然而,这样的文案虽然花心思打造,但对于用户而言可能只是走过场,因为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文案所传达的含义。为此,我们需要根据用户的认知特点,将用户划分成几类:清晰明确的了解自身需求、有着模糊的想法但足够行动力去探索、打发时间并未有明确想法、缺乏清晰目标设定容易流失。
对于第一类用户,当他们访问上述案例网站时可能会有一定的认知和想法,进而继续了解产品的核心功能特征或产品价格等。而对于第四类用户,我们应该通过量化分析,将概念转化为具体结论,如“1个小时拥有余额功能,还能实现红包、优惠券等应用场景”,从而让用户自我代入到使用产品的场景中去。
四、场景细化
不同类型的产品有不同的价值表达方式。对于真正有明确需求的人来说,也许不需要过多阐述即可找到最直接的内容。但这类人毕竟较少。
我们需要说服用户留下并使用我们的产品,这就必须关注场景细化。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接触新事物都是从浅到深、从抽象到具体、从概括到量化的顺序来了解的。官网中的内容也需要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呈现。
首先,构成基本印象:初步对产品的品牌有一定了解,清楚大概能解决什么范围的问题;其次,清晰化产品:对产品的适用场景以及所拥有的功能有明确的认知;再次,选择深入了解:对于某个点或某个方案有一定兴趣时,选择深入探究;最后,形成用户转化: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对产品的理解,选择是否体验了解产品流程的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对方体验到使用产品的快感,引导他们进入我们的场景,从而产生购买欲望。例如,从页面的角度、图片的比例、文字的排版、文案的诱人程度、页面的加载速度等方面进行优化。
五、结语
无论什么类型的官网,用户体验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努力让每个用户都能在内容表达、价值传递和场景设计中得到触动。这其中的思考是多维度的,涉及人性、艺术、哲学、商业等多个方面。虽然笔者对这些领域的知识不太精通,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场景目标来触达他们的想法,得到他们的认同。
以上就是笔者的粗浅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